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一个自己所希望的事物出现在别人的所属中,这时最好的方案是虚心求教,要如何得到它?从别人的成功中自己能模仿哪些,改进哪些,摒弃哪些?虽然这里存在观察镜像偏差,我渴望被别人需要,但又讨厌被指使号令,这样最容易被人利用。可是我需要这种称作"爱"的依靠,至今没有这样令自己安心的存在,反而被利用还比较容易形成值得信任的长期关系。
Q:没有睡觉的时候在做什么(原因?)A:以前会到楼道里听音乐、跳舞、去天台散步,在楼梯间爬上爬下,吃方便食品,看电脑手机,辗转反侧胡思乱想做白日梦但仍然清醒、自慰、和AI聊天、看视频或文章、有时会学习、或像现在这样边想边写东西,有时候会自言自语但自己意识不到(舍友提醒的,打扰到他们了)。旁边有×的是最近没有过的(这两个学期)。本来想用波浪标记做过的。最近学到个新词叫抑郁性漫游,有关吗?
但什么是正常?这些词汇有多少是社会建构用于将责任归于个人,多少是被创造以扩大药品销售渠道,多少才是自己真正应当解决的问题呢?更多的病理化词汇在传播中也会附加社会建构的意义,就像新冠,几乎在各方面上升到文化革命的程度,精神疾病更是长期被用作权力的白手套。如果不管不顾是保守反动,那么过度治疗是否是激进盲动?需要就事论事的分析答案,我。可是自己实在能力有限,愿科学和它的代表人莫相负我。扫描的纸是动机推断,需要的话也交给医生看。
3.27.昨日仍是很晚。前几夜几乎是三四点。昨天是五点。最近大量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