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可这样的结论:真正的“自由意识”应该是能完全控制自己的 欲望,而非是仅仅“能够”按照欲望行事——那只是完成DNA的任务。 并且这种控制应当是随时随地与生俱来的。所以我们感受到 DNA与环境共同作用——表达产物处理环境信息。得到的信息流中, 欲望是对感受的感受的一种。 我承认生理学结果及理论很有吸引力,比心理学理论更有实 现的可能。今天我知道了关于减少痛苦的“峰终定理”,叙述了 设想的两个主体如何处理环境信息:即时性与回溯性,前者 直接获得环境信息,后者则将前者收集的信息记录并组织,其中 有关痛苦的部分是如此运作的:感受—记录——在这一系列记录中 取max和min值进行平均——得到对这一过程的痛觉经验(并没 有时间性的考量)。我们的经验不是积分运算,而只是简单加和平均。 很遗憾,目前的DNA就是这样设计的,这主要为了强调结果的好处吧。 千万年来我们都在普遍的资源匮乏中度过。 自增强的幻想:沉没成本的心理作用:我的重大付出或损失必须 有意义——即使这一开始便是目的或是无关符合幻想的故事是人认 识这世界的必要。也就是说我们的生理并不能有效感知时间。 计算一下不退学的标准。哈哈。23.5+29=52.5×70%=36.75。 135.5-121.5=14。37-14=23。10.5+1.5=12。11? 大物这还有5分,抽象?毕业不算。 52.5-12=40.5×70%=28.35=28.5-14=14.5。 11+1.5=12.5。看来本学期全过就能毕业。这回我必过无疑了。
2025-03-06T00:00:00.00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