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问题提问,对需求质疑,将抽象的想象共同体具体化还原。 这些周遭的想象共同体组成了我们所处的意识形态空间(对于 其中每个个体都在完整组成上独一无二但共享基本元素并具有 高度相似性)。 或许是为数不多的自留地—— 自由 ←意识形态框架/环境 言论、着装、行动构成想象共同体的元素 司法 ←在意识形态的环境之外呢? 公正与分配 穿越随时间、人群不断流动 沟通——我们的真实生活! 变化的环境框架。这里是 带着社会感官能见到的最... 什么是爱欲的无亡和他异性的消逝?非社会的、个人的“虚无”。 罪过与荣耀同属于世界之治者,无言无声的民众在平常的生活中才托 举起整个历史的舞台。正如庸俗反庸俗、世俗反世俗的对偶存在。 小众大众化的文化趋势一样,在一个二元对立的体系中,二者逻辑一致 相互依存,正如养寇自重。真正不同的观点一定立在这种体系不具 有的想象共同体元素,在天堂地狱的对立之外,我们用地球物理 解释了世界,没有鬼怪与天使,只有岩浆与真空在世界的地下与天空。 连续与离散性是普遍性质之一,应当勤加考虑。今天再次(第三次) 提及所谓的“平常”“正常”:在形而上学中是一个空心容器,而在生活 体验中是蛮横的主宰。所有的超越都将被自身与现实的矛盾 解构,无尽的符号在自我复制中裹挟着认可其幻想的一切作为燃料。 还应注意到舶来品中潜藏的异国文化背景被误认挪用以致自我实现 达成闭合的叙事链取代。巴黎,19世纪的首都。
2025-02-11T00:00:00.00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