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提及了驻会规则,总而言之,遵守的社会共识越多,自己所负的责任就越少,风险更小,可能更少,改变更少。总有大多数人是要反复辛劳的一生,是的,要么累,要么死,大概率如此。身份政治确实是全球大众意识形态的最新答案,是冷战左翼新世界幻想理念的残余叠加新自由允诺在经济下行周期的必然碰壁(从有权+人人争权)所出现的历史现象,遗产会消失的增量。世界经济的下一站是新市场——战乱重建/非洲中东。政治的未来呢?是大众数字化“民主”。信息与市场深度绑定保证了进程。全球化再见了,历史/新一代已经将你们遗忘,民众从不学历史。年轻人的未来呢?我们必须砸烂这个旧世界吗?单向度的人,正常是一个空洞的价值判断。 不仅女权,还有童权都在消费60年代。如何建构?由河派、意林读者、港台文艺、五联网早期(Google)在政府、学界、文化、流行的全面传播,高峰是2008北京和2010上海。对厌学、抑郁、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反击是一例,弱势群体权力的合法性来源。做好事的人会成功,坏事也可以,但前者的成功需要张扬,监狱会为失败的坏人准备,抑郁等着失败的好人,做事的好坏与成功没有必然联系,只是需求的方法论不同,比如在是否张扬上。一个事物,应当是怎样的?存在的东西,存在的意义如何?我们能够工业化生产思想吗?“文化工厂”能否实现?
2024-12-26T00:00:00.000Z